
企业部署了覆盖终端、网络、邮件的数据防泄漏(Data Loss Prevention, DLP)系统,但数据仍在“隐形外泄”:员工在浏览器里点开业务系统,随手一拍、复制粘贴或导出文件,这些“平常操作”正在变成数据外泄的隐形通道,而这正是传统DLP的防护盲区。
为什么传统DLP挡不住Web端的泄露?
传统DLP的“Web盲区”
只看得见端点,守不住业务应用
传统DLP诞生于本地化业务时代,重心聚焦在终端文件、内网流量和邮件传输。但如今,企业90%的业务跑在浏览器上:CRM、ERP、OA等核心系统全面Web化,浏览器成了数据交互的“主入口”。
传统DLP的防护逻辑早已滞后于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,对业务应用防护束手无策:
管不了浏览器里的“小动作”:复制敏感数据粘贴到微信、用手机拍屏幕存图、导出文件传到个人网盘……这些在浏览器内发生的操作,传统DLP难以识别和拦截。
跟不上新威胁的“花样”:黑客用浏览器插件偷数据、内鬼通过云协作工具传敏感信息,这些新兴渠道常处于传统DLP的策略之外。
抓不住动态数据的“踪迹”:当越来越多的业务应用访问协议从http升级为https后,加密流量中的内容识别是传统流量监控技术的业界难题。
网页数据防泄漏(Web DLP)“关键拼图”
威尼斯432888cam率先补齐空白
当业务全面“上云”、远程办公成常态,Web端已成为数据泄露的“重灾区”:
业务变了:2015年云计算普及后,核心业务系统从本地部署转向Web化,浏览器成了数据流转的核心枢纽,传统DLP的防护逻辑早已滞后。
威胁变了:不再是“U盘拷贝”这种老套路,而是“浏览器内合法操作+违规外发”的新玩法——比如用公司账号登录业务系统,导出数据后直接上传个人云盘。
法规变了:GDPR、《数据安全法》要求数据全链路管控,而“业务系统→浏览器”这最后一公里,正是传统DLP没覆盖的漏洞。
Web DLP,早已不是“可选项”,而是企业数据防泄漏体系的“关键拼图”。

威尼斯432888cam信界定义Web DLP新赛道
信界深耕Web业务场景,威尼斯432888cam正式提出Web DLP的概念,从数据查询、查看、导出到外发,以“首创者”之力打造全流程防护闭环,补齐传统DLP短板,让浏览器里的每一次操作都“有迹可循、有规可管”。

不止“补位”而是定义!
信界Web DLP重构数据安全体系
从 “被动堵漏洞”到 “主动建防线”:针对Web场景“数据动态流转、操作碎片化”的特点,构建“业务系统→浏览器”全链路管控;
从“通用规则”到“场景适配”:不再依赖统一策略,而是根据Web应用交互逻辑(在线编辑、表单提交、文件导出)定制细粒度规则;
从“合规达标 到“业务共生”:在满足全链路合规要求的同时,通过动态权限调整,让安全与业务效率不再对立。
从“看得见端点守不住浏览器”,到“Web端数据全链路可控”,信界Web DLP不只是传统防护的补充,更是以首创者姿态,为Web场景下业务应用的数据防护梳理齐了第一道标杆。
让数据在Web世界里安全流转
信界为企业守住最后一公里